您当前的位置:热点 > >正文
7岁男孩“消失”的耳朵回来了,医生:最佳修复时机是6-14岁,一定别错过

时间:2023-08-09 14:07:33   来源:钱江晚报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朝香 通讯员 林杨青 史俊

“妈妈,我有新耳朵啦!”浙江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晋培红医生的诊室里,7岁的浩浩(化名)捧着小镜子开心不已。

因为耳朵,他不想上学


(资料图)

这天是浩浩拆线的日子,晋培红为他仔细检查,新耳朵长得很好——经过前后半年的治疗,浩浩终于找回了消失的耳朵。

浩浩一出生就被发现右耳缺失。左边的耳朵完全正常,右耳处却只剩下一个畸形的肉赘,也看不到耳洞。这是最典型的先天性小耳畸形。当地医院表示,这种畸形治疗起来相当困难,需要技术精湛的医生取患儿自体肋软骨进行精雕细琢,制作出一个接近正常耳朵形态的人造耳。国内有治疗经验的医院屈指可数。

这几年,父母带着浩浩一直在北京、上海、广东多地的大医院求医。

“妈妈,我不想去上学了,小朋友们都笑话我只有一只耳朵!”自从上幼儿园起,小朋友们逐渐有了容貌意识,耳朵缺失的浩浩时常受到嘲笑。

“浩浩乖,浩浩还有一只耳朵被魔术师藏起来啦,等你再长大一点就能变出来!你不是最喜欢看魔术表演了吗?”妈妈只能一次次地哄着他,心里也是揪着疼。

一次偶然的机会,浩浩爸妈从病友口中得知,浙江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设有耳再造中心,开展耳畸形修复重建十余年,经验丰富。他们马上带着浩浩,不远千里赶到杭州就诊。

孩子很高兴:我的耳朵变出来了!

经过晋培红细致的解释,浩浩的爸爸妈妈了解到,小耳畸形有规范的治疗方法,需要通过两次手术来治疗。第一次手术要取浩浩自身三到四根肋软骨,根据健耳的形态,雕刻出和正常耳朵结构相似的软骨耳支架,然后对畸形的小耳朵进行皮瓣剥离、软骨剔除等操作,把制作好的软骨支架置于耳区的皮下,再通过负压吸引,形成一个结构相似的再造耳。耳廓结构复杂,具有完整形态的亚结构多达15个,因此耳廓整形手术中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精心设计。术中还涉及皮瓣技术、软骨获取技术、软骨移植技术等,对医生和整个团队合作都有很高的要求。

晋培红对此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他根据浩浩的情况,设计出最适合的手术方案。

“浩浩不怕,医生叔叔变魔法给你看。”第一次手术耗时5个小时,浩浩恢复得很好,不到一周就出院了。

第一次手术完成后,耳朵是贴在脑袋上的,是一个平面的耳朵,因此需要再做一次手术。第二次手术主要是让平面的耳朵立起来,需要在耳后用软骨或者特殊材料进行支撑,再进行植皮处理。两次手术间隔半年左右,晋培红向浩浩保证:“等你新学期开学的时候,变耳朵的魔法就大功告成啦,医生叔叔一定给你变个漂亮的耳朵出来!”

目前浩浩已经完成了两次手术,拥有了一个形态自然、结构清晰的再造耳。“妈妈,医生叔叔果然没骗我,我的新耳朵变出来啦!”

小耳修复最佳时机:6-14岁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他们尽全力帮助孩子恢复健全身体,但医生的答复一般是要等孩子长大一点才能做手术,家长因此会很失望。晋培红强调,手术时机应结合生理及心理因素,小耳修复的最佳时机是孩子6-14岁期间,因为6岁孩子的耳朵基本上已经与成人一样大小,不会随年龄的增大而明显增大。并且做这个修复手术需要使用孩子的肋软骨,因此对孩子的胸围有要求,一般胸围需在60厘米以上。

在正规、专业的整形外科耳再造中心,还会在术前术后对耳畸形患者进行心里评估和心理护理。家长需要留意孩子的认知、情绪等是否正常发展,是否存在孤独、自闭、社交困难等情况。多数患儿在 5岁左右对容貌缺陷开始产生意识,而自卑等负面情绪具有长期投射效应。因此,在合适的年龄开展手术对孩子心理发育、社会适应及生活质量,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晋培红门诊中(资料图)

晋培红表示,在从医生涯中,遇到过很多可惜的患者。有些小耳畸形患儿的家长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及时带孩子进行治疗修复,只是用头发或其他方式遮掩。等到孩子长大后,可能容易引发自卑心理。欢迎有疑问或需求的患者到门诊就诊咨询。

“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

精心推荐